2019年是整体脱贫的决战之年,王益区以脱贫攻坚统揽“三农”工作全局,落实“十大”举措,筑牢脱贫根基。
一是“整改”。加强对问题整改的认识,将问题整改作为提高工作质量、改进工作作风、提升工作水平的有力抓手,针对中、省、市反馈问题、国家和省考核上年工作发现问题、纪检部门监督执纪问责通报问题、审计和财政监督反映问题、各级督查暗访发现问题、新闻媒体曝光问题、受理群众举报问题及自查自纠问题等,认真查找问题根源,深入剖析问题原因,有针对性制定整改方案、责任清单、整改台账,明确问题具体表现、整改措施、完成时限、责任单位及责任人,夯实整改责任,加强督查指导,实行销号管理,确保各类问题及时整改到位,健全完善长效机制,杜绝同类问题再次出现。
二是“防返”。不折不扣地执行中省市扶贫脱贫政策,系统梳理完善我区出台的各项扶贫脱贫政策,确保政策精准;夯实部门包村、干部包户的帮扶责任,确保贫困群众继续稳定享受各类帮扶政策及措施,持续受益;坚持脱贫不脱政策,对已脱贫户继续落实增收、保障等措施,特别是对突发灾难、患大病户落实好各类救助帮扶措施,确保不返贫。
三是“强基”。建成“四好农村路”35公里,投入621万元硬化安村等6个村生产道路13.9公里,改善生产生活条件;启动王益北塬供水改扩建工程,不断完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服务体系,逐步实现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农村,推进农村供水城乡一体化,积极争取各类项目建设和维修养护资金,及时对供水设施进行维护,落实良性管护、使用机制,对仍坚持饮用窖水的农户进行摸底登记,指导规范使用消毒药剂,确保家家户户能吃到安全饮用水;持续做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与电力入户率复核认定工作,在各行政村通动力电基础上加强探索创新,建立动力电开户使用快速响应机制,保证动力电随用随接,并对贫困群众安全用电进行排查,确保用电安全。
四是“扶业”。产业扶贫方面,依托6个现代农业园区,实施好万吨有机肥加工、秦韵设施种苗组培中心等项目,建立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利益联结机制,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;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示范园项目,建成高标准鲜果园4000亩,新栽植和改造提升干杂果各1000亩,发展苗木花卉2000亩;积极争取并筹集资金增加生态护林员岗位,完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,及时兑现落实退耕还林补助和林业生态补偿资金;深化农村“三变”改革,完成17个行政村“三变”改革工作和2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换证赋码工作,实现全区农村集体经济全覆盖。就业扶贫方面,采取园区企业承接、龙头企业带动、合作组织链接、扶贫工厂和就业扶贫基地吸纳、农村能人引领、公益岗位扶持等多种形式开发就业岗位,坚持就地就近就业的主方向,全年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00人次以上,公益岗位安置90人,扶持创业20人以上,认定就业扶贫基地1个,力争2019年提供就业岗位数量在2018年基础上再提高30%,确保有劳动能力、有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全部就业。
五是“安居”。易地扶贫搬迁方面,加强安置点后续管理,强化搬迁户后续帮扶措施,实现有劳动能力家庭每户至少有1人就业或有1个增收产业;协调推动城乡建设用地“增减挂钩”;持续关注、监测贫困户房屋状况,适时进行改造,确保住房安全;完成农村居民清洁能源替代5900户,减轻环境污染;新增农村生活垃圾转运、压缩车8辆,密闭式垃圾转运箱130个,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全覆盖;实施重点区域绿化2000亩,改善生态环境;全年改造农村卫生户厕2000座,坚持不懈推进农村“厕所革命”。
六是“扶智”。夯实控辍保学“七长”责任,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,完善控辍保学适龄登记、入学通知、失学报告等各项制度,确保每一名适龄少年儿童依法接受义务教育;落实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,实现各学段建档立卡学生精准资助全覆盖,确保全区无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;加大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度,提升就业创业能力;进一步做好“双百工程”高校结对帮扶工作的协调、对接,争取资金、技术、人才、信息等方面的支持,开展消费品扶贫,提高帮扶成效。
七是“扶志”。组织开展好农村道德讲堂、“脱贫致富 崇德向善”大宣讲、“六比六看 立德扶志”典型评比、乡村文化大舞台、文化惠民演出、文艺志愿服务等活动,将扶贫政策融入到文艺节目中,引导贫困群众形成见贤思齐、自力更生的思想。充分发挥村级“益声”讲习所阵地作用,采取集中授课和分散授课相结合的模式,开展形式多样的、贴近实际的讲习活动。
八是“保医”。推进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,持续落实好健康扶贫政策,确保贫困人口100%参合参保,落实好贫困人口“四重”保障政策,贫困人口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80%;深化“三个一批”分类救治,稳步开展贫困群众大病和慢病精准救治,实施重病兜底保障,深化疾病预防控制“八大行动”,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;加大健康扶贫政策和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,提高群众知晓率,为贫困群众如期脱贫提供健康保障。
九是“兜底”。建成福居养护院一期并投入使用,开工建设二期,实现全区农村幸福院改造提升全覆盖;全面落实各类社会救助政策,准确及时发放救助资金,加大兜底对象关爱帮扶力度,做到应保尽保、应救尽救、应扶尽扶;强化低保复审、五保年检,做到精准保障、精准施策;每季度首月通过镇办、村向帮扶干部反馈上个季度补助救助发放金额,便于统计收入。
十是“帮困”。加大对贫困老年人、残疾人、重病患者、慢性病患者等特殊贫困群体的关爱力度,按时发放高龄补贴、养老金,为100名重度肢体残疾人实施“一户一策”式无障碍设施改造,为0-14周岁残疾儿童提供基本康复服务,为重病患者落实大病救治政策,为慢性病患者落实新农合门诊特殊慢病补助、慢病签约服务,积极争取特殊贫困群体扶持项目,改善特殊贫困群体生活条件,提高幸福指数。